应道德价值的失落和人们在新的风险面前的无助感。Р三、社会工作本身:更加关注人的优势和潜能,更加注重人的自我实现,更加倾向于从一个全人的视角来看待案主,致力于回应案主的多元需要的社会工作开始在生理—心理—社会框架之上再加上一个灵性的层面。Р一、灵性与灵性社会工作?(一)灵性的定义:?1、对灵性的阐释往往与虔诚性相关联,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两个概念是多维度的、相关的而非等同的有学者直接将灵性理解为“与上帝的关系”,他们认为有灵性的人的本质特征是“他们享受爱,真正的亲密与和谐,并与上帝、精神现实相连”;有学者将宗教视为灵性的载体,认为“灵性的实现与人的信仰有关,而这种信仰往往通过宗教的虔诚性得以体现”;也有学者强调灵性与虔诚性之间的差异,认为灵性强调个体经验感悟,而虔诚性注重如教堂祷告仪式般的外在制度形式。Р第三节概念框架Р2、Caroll辨识出灵性有两主题,第一个主题是个人关于现实的超验和终极源泉的存在只是以及与它们的关联;第二个主题是涉及源自人类最深层次的内核,即人的本质、人的基石、人的灵魂或人类终其一生的原则或动力。?3、灵性视角有着较长的历史,但对于灵性概念的界定至今无定论。国内学者潘朝东等整合了一些学者观点认为灵性既是一个人超越性追求,即与自身以外的更大力量(上帝、自然等)联系,又可理解为信仰、价值体系以及相关的体验。Р4、总体上说,学界对灵性的定义往往与宗教虔诚性相互缠结,随着灵性概念与研究的深化,它已逐渐与虔诚性划清界限,逐渐泛化为一种无关乎于宗教信仰,而被视为人们精神层面的最佳状态,被视为对生命意义的去宗教色彩的、普适的自我超越与探寻状态,这种状态的达成可通过宗教,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如心态调整、放松练习、生存意义获得。这种去宗教化、重精神意义追求的趋势,与20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多元化发展不谋而合,灵性视角逐渐进入社会工作界的视域,发展出灵性社会工作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