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26KB

文档介绍
受的痛苦, 坚持要她为了保证荣誉, 继续维持这名存实亡的婚姻。贝蒂的母亲身为女性, 却已经沦落成封建制度的帮凶来残害自己的女儿, 对于女儿命运的支配是保证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贝蒂对未来的憧憬幻灭之后, 从凯瑟琳的反对者变成了最亲密的支持者, 她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审视视角来重新评价自己的人生道路, 重新开始寻找女性自身的人生意义, 而从学业和职业中获得女性应有的社会权利与地位, 最后她决定到纽约去求学。而与此相反, 凯瑟琳寄予厚望的琼在重蹈贝蒂的覆辙, 看上去较为独立的琼, 最终在制度面前低头, 放弃了去耶鲁深造的机会, 回归自己家庭主妇的命运。这部以师生互动关系为主轴的影片一经问世, 便受到多方关注, 许多影评人将其看做是《死亡诗社》的女性版, 尽管两部影片都是教育题材都关注了教育制度问题, 但是切入点还是大相径庭的, 《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表达女性自身诉求的电影,它所呈现出的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探索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即使是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升的今天,这部影片对于女性如何发现自我、寻求自我发展之路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霞. 传统女性主义的局限和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超越[J]. 江汉论坛, 2001 ( 02 ). [2] 彭吉象. 影视鉴赏[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3] [英] 欧纳斯特· 林格伦. 论电影艺术[M]. 何力,李庄藩,刘芸,译.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79. [4] [美] 罗斯玛丽· 帕特南·童.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 艾晓明, 等译.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 乔治·H· 米德. 心灵、自我与社会[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 作者简介] 肖飚( 1968 —) ,女,北京人,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文化学。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