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21世纪初中国文学理论教材发展的困境及出路

上传者:梦溪 |  格式:pdf  |  页数:42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艺学引论》中国现代文论走过的近百年的艰难的探索之路,既受到日本、西方文论的重要影响,也受到俄苏文论的深刻影响。新中国诞生仅仅两年开展的1951年的文艺学教学大讨论,集中火力批判了文艺学教学的资产阶级观点,这样一来,解放前从西方引进的或自编的文学理论教材自然就停止使用了。讨论中提出文艺学教学要贯彻毛泽东文艺思想,要理论联系实际,为现实的政治服务,但文学理论教学依然没有可用的教材。于是1954年教育部决定请来苏联专家毕达可夫在北京大学文艺理论研究生班讲文艺理论课,随后毕达可夫的讲稿《文艺学引论》在全国出版发行(1958年),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季摩菲耶夫是苏联文艺学的权威,毕达可夫是他的学生,他们的文艺学教材体系是一脉相承的。苏联文艺学教材的对中国文艺学教材的正面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解释文学现象;二是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科学的的文艺学教材体系。这为中国解放后的文艺学教材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使得它同种种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文艺学教材划清了界限,产生了质的变化。反过来讲,中国引进苏联文艺学教材也有非常突出的负面影响:一是教材内容的政治化和哲学化,唯苏联文艺理论的“马”首是瞻。二是思维方式简单化和研究方式单一化。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教材体系被后来中国的许多文论教材普遍接受,至今仍有潜在的影响,因为这是一个相对稳定、完整和合理的体系。它由什么是文学、文学作品的构成和文学的发展三部分组成,本身有内在的逻辑,从一般的论述到具体作品的分析,再到文学的历史发展。这个体系有两个重要的结合点:一是理论与实际结合。它不是泛泛地、抽象地空谈理论,而是把理论落实于具体的作品分析之中。作品分析这部分及让我们对文学的特征有更具体、更深入的分析,同时又告诉我们如何去把握和分析一部作品,有着操作层面的意义。二是逻辑与历史的结合。理论离不开历史,任何理论问题只有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4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