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知识理论来理解和分析中国语文知识,为教学改革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钟启泉将“文化”因素引进语文知识中,称其“价值型知识”,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否定了知识的纯客观性,将知识与文化背景相联系。而王荣生在其著作《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中很好的把握了知识人文性的特征,试图让语文回归到语言本身,回归到文学自身中去。周庆元和黄耀红在《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审视与观念批判》(《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一文中,对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批判教学过度西化的倾向和工具主义的观念。应该要继承传统,寻找自己的知识根基,从科学范式走向人文范式,提出对“人文”的回归。以上研究展示了对古诗文知识的探索历程,人们不断的进行审视和反思,不断转变适应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观念和策略,特别是很多探索者逐渐注意到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分析古诗文知识,寻找自己传统教育中的闪光点。关于古诗文知识教学的硕士论文并不多,屠锦红在硕士论文《论语文知识》(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里对世纪语文知识教学进行述评,认为现代语文诞生以来,进行了反复积极地探索和改革,却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撑,导致语文知识内涵的模糊性,概括表面化和经验化。因此他对语文知识进行分类,并根据各类知识的性质,有针对性地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肖桂姣的《高中古诗文知识教学研究》(海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梳理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有关古诗文的知识内容,按照知识分类理论把古诗文知识分为文字、文章和文学三大块,并一一评述以找到适宜的教学策略。万小燕的《知识分类学说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将古诗词结构分为陈述性知识、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而从汉语文化特征角度探究古诗文知识教学的更是少之又少。只有龙玲的《基于汉语文化特征的中学语文知识教学研究》(陕 4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