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如今他们黄家的神台上都写着“江夏堂”,在那坡也不过八九代的时间。从这些有关黑衣壮历史的口传或文字的记载资料来看,黑衣壮人民的祖先是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他们都在广西的隆安县居住过。他们甚至有可能原本不是壮族而是汉人,只是到了广西后为了入乡随俗或其他原因而改为壮族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黑衣壮族群不是由某一个共同的部落或群体演变发展而来的,其族群的形成是与极其复杂的迁徙过程和历史背景有关。在迁徙的路途中,由于天灾人祸,猛兽瘟疫的侵害,他们时而汇集,时而分散,一些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另一些又始终避人而居。在经历沧桑之后,才将自己的一部分传统文化通过山歌的形式保存下来。也正是由于有这些传统文化,才使得他们历尽艰辛,辗转万里之后,还能保持聚族而居的古老习惯。他们以部落或村落为单位,从社会心理到文化观念皆形成一种相对而言比较内倾封闭的状态。汤因比在谈到文明的起源时讲到环境的挑战对文明起源的影响,他认为有五个方面的挑战即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对黑衣壮族群来说这五种刺激都有,这种刺激对黑衣壮族群的文化包括黑衣壮山歌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打击的刺激——军事失败的反映最容易说明打击的刺激问题。因为沉重的打击不仅给黑衣壮族群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而且在他们的心灵里引起了相应有力的反应,在黑衣壮的族群性格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黑衣壮人民居住的环境来看,他们都住在最恶劣的大石山区,黑山黑石、缺土少水。而在大山的外部不N--十公里的地方,环境相对来说要好一些,这里有较厚的土壤,水源也充足, 树木郁葱,而居住的都是汉族。据黑衣壮族群的老人们说,因为他们是从外面迁 t(法)丹纳:《艺术哲学》,搏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9页· ·(英)汤嗣比:《历史哲学》(上),曹末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