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现行的管理体制,笔者认为有必要尽快制定一部中高职一体化的教学大纲,做到合理分工,层次递进,全面强化课程体系建设,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衔接的基本规律上看,普通大学与普通高中比中高职更易于衔接,但从没有听说过哪所重点普通大学提出“七年一贯制本科”的概念,大概原因在于他们生源无忧。从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上看,单就以上所言培养目标、招生考试、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四个方面来讲,从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看,似乎目前我国实施中高职衔接的时机还不够成熟。但从职业院校越来越严重的生源危机中客观分析,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实在“迫在眉睫”,称之为“救命稻草”也不为过。笔者建议:其一,要突破。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尤其在招生、学制、机制上实现大的突破,推动该项工作健康、规范发展。其二,要合作。笔者搜集的材料是关于发达国家的,他们的市场经济体系已经较完备和发达,尤其是企业行业对“校企合作”的参与度之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反观我国的企业,绝大多数企业还是把职业教育看成“份外”事,而企业是政府的“宝儿”,强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效果必然不大。只有他们真正领悟到需要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国职业教育的春天才算真正到来,“用工荒”“技工荒”的冬天才会过去。其三,要建设。中高职衔接不是中职和高职的简单组合,也不是学制的简单组合,而需要方方面面要素的有机组合,需要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支撑。中高职衔接关键点不仅在于招生一体化,还包括办学模式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专业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职业素养培养一体化,尤其是在当前部分高职学院的内涵建设。以中高职衔接为契机,查出问题,找出不足,迎难而上,大力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将对构建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大有裨益,必将全面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必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I寰2012.:磊屯敬{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