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新冠疫情对居民家庭食物消费行为的影 响与建议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99KB

文档介绍
4成的认为蔬菜、水果、肉类、蛋类的供应正常,而6-7成人认为米面、食用油、速食品以及调味品的供应正常。3成的人认为蔬菜、水果和蛋类在防疫期间价格存在小幅上涨的情况。1-2成的认为蔬菜、水果、肉类以及速食品存在缺货和断货的风险。而1-2成的人认为其他品类均存在价格小幅上涨的情况。1-2成的人认为蔬菜、水果、肉类和蛋类存在价格显著上涨的情况。江苏和浙江的情况基本类似。图2防疫期间受访家庭对食品的评价(安徽地区)二、主要结论与建议畅通生鲜食品绿色流通渠道,确保农产品及时稳定供应防疫期受访居民基本食品需求大部分能得到满足,但疫情影响了生鲜等“菜篮子”食品的及时供应。并且有5-6成的居民因为疫情增加了防疫期的额外食物储备,疫情导致了居民对于各类食品的储备需求均有所增加,尤其是蔬菜、水果和肉类等生鲜食品。应注意居民平均储备食物时长大概为两周左右,储备期满极易形成对食品的集中性采购,加重短期物资短缺与价格波动。应畅通生鲜食品的绿色通道,保障后续市场的蔬菜、水果以及肉蛋奶类的供应,防止市场供应不足。注意超市、菜场等主要食物采购地点的人群密度管理防疫期间受访居民减少了采购频率,采购频率集中在2-3天和1周1次,主要采购地点在超市及菜店等。应注意超市、菜店的人群密度管理,提倡采用现代城市物流和电子商务配送的非接触式送货方式以及不见面式提货方式等方式购买,防止人群集中导致感染几率增大。加强价格监测预警,投放政府储备和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防疫期间,居民家庭认为粮油等供应较为充足,但生鲜“菜篮子食品”等存在供应不足、价格显著上涨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蔬菜、肉蛋奶类的食品因保质期短,物流不畅、产销脱节等原因导致的。应防备由于疫情期延长导致的食品供应不足以及价格通胀问题,须加强市场基本必须食品的价格波动监测和预警,必要时可投放政府储备,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保障食物必需品的市场价格稳定和居民生活平稳有序。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