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胆怯,显得十分幼稚,表现出许多不适应年龄特征的行为,出现心理倒退现象;适应新环境能力差,自私,只求别人照顾,不关心他人,社会责任感弱,情绪波动大,易走极端等等。现代心理、教育、社会科学的研究以及大量的调查表明:儿童道德修养的缺失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家长的过度关爱。弥补缺失也应该从“爱”着手,但不是“过度关爱”,扭曲的爱,而是真正的爱一一仁爱。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华正统文化精神的根基。《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Isquo;爱人’。”《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从人二。”也就是说,“仁”是人与人间相互亲爱的一种关系。在孔子看来,仁爱分为几个层次。仁爱的根本是孝悌,因为只有在家孝敬父母、兄长,仁爱才能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才能“泛爱众”,爱君忠君。如何做到“仁爱”呢?孔子Fh“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而身为统治者,也要“爱民”,即要实行仁政、德政,因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认为,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爱之心,上下、长纵尊卑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孔子之后的孟子继承了其“仁爱”的思想,在“亲亲”基础上提出了“人民爱物”思想。孟子认为人天性中都带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是以仁爱要推己及人,即要“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古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人百姓,亦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仁爱思想。现代的孙中山先生曾在《三民主义》中说:“古时在政治一方面所讲爱的道理,有所谓爱民如子,有所谓‘仁民爱物’,无论对于什么事,都是用爱字去包括。所以古人对于仁爱,究竟是怎样实行,便可以知道……把仁爱恢复起来,再发扬光大,便是中国固有的精神。”此言对于今日早已不知仁爱为何物的中国人来说,不是再恰当不过了吗?参考文献《论语•宪问》。《论语》。《吕氏春秋》。《三民主义》。⑸《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