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比较。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1:可以利用移多补少法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生2:我学会了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生3:我知道了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板书设计平均数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2)先合后分计算: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例1: 例2: (14+12+11+15)÷4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52÷4 (19+15+16+20+15)÷5 (18+20+19+19)÷4=13(个)?=85÷5?=76÷4?=17(个)?=19(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13个塑料瓶。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教学反思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在设计中突出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引导学生在分塑料瓶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1.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一开始,教师就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拉开了序幕。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升华点,探究新知,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整合。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知识。教学新知识时,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收集塑料瓶入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学生们感兴趣的踢毽比赛构建新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充分感知生活和数学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