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文化认知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方法探析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3KB

文档介绍
观点被写入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使之成为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如果说“文化产业”得到主流舆论的认可。并正式被纳入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范畴,是对文化的重要属性即物质属性认识的纠偏的话,那么,“文化生产力”命题的提出,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XX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而文化被作为“生产力”这一创新理论的提出,使文化生产被正式纳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范畴。这就使得文化不再仅仅是经济建设的手段和工具,而是直接走向前台,作为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三、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挑战与方法探析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看到,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文化和经济的彼此渗透和高度融合,文化无论是从认知,还是从文化内涵、乃至文化建设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文化研究中,倘若我们仍然仅限于对文化的表现形式、结构分层、发展轨迹等进行研究,就文化而研究文化;仍然把它单纯作为宣教、传播、娱乐等工具来看待,而无视文化与社会生产高度关联的发展趋势,那么,我们固有的对文化的研究方法和知识结构必将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可以认为,当今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发展特征,的确对文化研究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挑战之一来自我们究竟怎样认识“文化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文化究竟怎样发挥作用。文化生产力的提出,无疑是理论上的一个重要创新和突破。但是,正如文化概念众说纷纭一样,迄今为止,关于文化生产力概念的界定也是见仁见智的。从XX年起始统计,截至XX年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里可搜索到264篇题名涉及文化生产力的文章。其中,直接讨论概念问题者约四分之一,同时,一些研究文化生产力的专著也不断问世。这些论著虽分别在时代背景、概念内涵及其构成、性质、特征、功能、意义等方面多有议论,但是,似乎仍难以达成共识。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