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自由比压力更有助于青年发挥潜能(例子)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x  |  页数:2 |  大小:21KB

文档介绍
大的数据Р此前,武汉纺织大学联合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等6所高校开展了一场名为“大学生是否应该上早晚自习”的问卷调查活动,结果显示,65%学生认为自己上自习取得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有学生说:“大学不是应该比较自由吗?那么大的人了,还像高中一样被管着学习,就算人在课堂,心也不在。”Р调查数据显示,当今青年择业的主要标准,依据被选率从高到低排序的前5项分别是:有兴趣(62.4%)、收入高(59.7%)、自己的才能得以发挥(41.6%)、有挑战性(40.9%)、福利好(28.2%),而稳定(17.7%)、靠实力晋升快(17.5%)则排名靠后。这说明,青年们择业的最高目标已不再停留在谋生的初级阶段,而进入到寻求发展的阶段。这说明当下年轻人更加注重开发潜能,实现自身价值成为促使青年择业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稳定的重要性则大大降低。Р在广州市展开了一项对1200名青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约七成认为自己的压力很大,其中69.5%在职青年觉得自己的工作压力很大,有73%在校青年认为自己的学习压力大,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尝尝带有功利心而是他们感到困惑。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志学认为“创新的条件总体来讲需要自主,需要自由,需要允许失败,需要我们整个全社会的人有一个文化共识”。Р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说:“生活总须运用智慧,而智慧的运动必须自由。”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表示:我们要解放孩子们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自然、接触三教九流,鼓励他们自由的对发问,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Р应对压力能推动人前进而自由未必能:如果把动物园中的动物放出去,它极有可能在学会捕食之前被饿死,但如果它本来就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长大,那么它自然懂得如何靠自己去生存。Р 罗曼罗兰在22岁时,由于世俗的压力,一度想要放弃对文学的追求,最后在听托尔斯泰谈了选择个人道路的原则后,下决心选择了从事文学事业,终于世界著名作家。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