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РM (r,q)也可以表示为Р4、数学应用Р例1 写出下图中各点的极坐标(见教材14页)РA(4,0)B(2 )C( )РD( )E( )F( )РG( )Р平面上一点的极坐标是否唯一?Р若不唯一,那有多少种表示方法?Р③坐标不唯一是由谁引起的?Р不同的极坐标是否可以写出统一表达式Р约定:极点的极坐标是=0,可以取任意角。Р变式训练Р在极坐标系里描出下列各点РA(3,0) B(6,2)C(3,)D(5,)E(3,)F(4,)G(6,Р点的极坐标的表达式的研究Р例2 在极坐标系中,(1)已知两点P(5,),Q,求线段PQ的长度;Р(2)已知M的极坐标为(r,q)且q=,r,说明满足上述条件的点M 的位置。Р变式训练Р1、若的的三个顶点为Р2、若A、B两点的极坐标为求AB的长以及的面积。(O为极点)Р例3 已知Q(r,q),分别按下列条件求出点P 的极坐标。РP是点Q关于极点O的对称点;РP是点Q关于直线的对称点;РP是点Q关于极轴的对称点。Р变式训练Р1.在极坐标系中,与点关于极点对称的点的一个坐标是( ) Р2在极坐标系中,如果等边的两个顶点是求第三个顶点C的坐标。Р三、巩固与练习Р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如何建立极坐标系。 2.极坐标系的基本要素是:极点、极轴、极角和度单位。3.极坐标中的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Р五、课后作业:Р学习辅导P4-5Р六.课后反思:Р本节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因而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课堂气氛很好。部分学生还未能转换思维,感到有点吃力。后续教学还要加强基础训练。Р课题: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Р教学目的: Р1.掌握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关系式Р2.会实现极坐标和直角坐标之间的互化Р 3.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Р教学重点:对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关系式的理解Р教学难点:互化关系式的掌握Р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