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才能促进农村基层社会长治久安、和谐稳定。Р1.1.2?研究目的与意义Р与一般意义上的政府管理相比较,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不再是一种从政府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个人等的权力单向行使的过程,而是通过建立双方良好互动、相互影响的治理机制,来开展对农村基层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 协调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比较来讲,村和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所在,更是热点亮点所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对促进村(社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增强村组两级经济发展能力, 提高基层服务管理水平,构建文明、安全、整洁、和谐的社区居住环境,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Р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通过快速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近 30 年 GDP 以年均 18%的速度持续增长,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较为成功的典型地区之一。然而,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由于本土特殊的行政架构、产业布局和人口结构,与其他城市相比,东莞市面临的基层社会管理压力、转型升级任务也更为繁重。本文力争在借鉴现有理论研究和成果基础上,分析当前东莞市在特殊的行政架构、经济规模、人口结构、地理位置下所衍生出的基层社会治理问题,改变多年来沿用的“集基层群众自治、经济社会管理、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于一身的管理体制,从中找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达到一方面能加快改进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使基层群众能享受到专业化、人性化的社区服务,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另一方面能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逐步改善过去社会管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从而构建安全、整洁、和谐的社区居住环境,进一步提升本土城市形象的目标,以此推动东莞市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切实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