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重症医学科-ICU诊疗常规

上传者:梦溪 |  格式:docx  |  页数:80 |  大小:131KB

文档介绍
脉压不低于Р65mmHg,以保障心脑灌注。同时应着重解决组织氧供和氧耗的平衡问题,在微血管水平上改善组织的灌注。Р(四)?控制抽搐/肌阵挛Р成人心脏停搏自主循环恢复后,抽搐/肌阵挛发生率为5%〜15%,其中 40%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抽搐时脑代谢增加4倍,癫痫发作时颅内压升高,均加重脑损伤。故复苏期间任何时候发生的抽搐/肌阵挛均应积极控制。可选用苯二氮萆类、苯妥英、异丙酚或巴比妥类药,或应用异丙酚持续静脉输注。上述药物均可导致低血压,须恰当应用,并加强循环监测。Р(五)?自主循环恢复后的血糖控制Р休克Р第一节休克总论Р一、?休克的定义Р机体有效组织灌注显著且普遍降低,导致氧输送不能满足组织氧需求,出现组织缺氧进而导致可逆性细胞损伤,若组织灌注不足持续存在,细胞损伤将进入不可逆状态。Р二、?休克的分类Р1972年,Hinshaw与Cox率先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进行休克分类。目前, 此休克分类法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按此分类法休克共分4种类型:Р1.?低容量性休克特点是循环血容量减少,心室舒张期充盈压力降低以及容积减少,因此心排出量降低。原因:脱水,内失血或外失血,腹泻或呕吐,大面积烧伤早期,多发性创伤,急性胰腺炎早期等。Р2.?心源性休克特点是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泵功能衰竭。心室舒张期充盈压力与容积均增高,但心排出量下降。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严重心肌病等。Р3.?心外阻塞性休克特点是心脏血流通道受阻,心包舒张充盈压力增高, 后负荷过度增高,而心排出量降低并非起因于心肌功能本身。原因:心包填塞, 巨块型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Р4.?分布性休克特点是周围血管运动调节功能丧失,小动脉与小静脉过度舒张,周围血管阻力极度下降。但不同区域、不同器官的血管阻力可以不变、增高或者降低,导致血流分布不均。心排出量可明显增加,但低血压仍然存在,有效组织灌注不足。最常见原因:感染性休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