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重庆市中高职教育衔接调研报告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充中高职衔接的维度。Р 3. 课程设置重复Р 高职招生以普高生源为主,三校生由于总量的限制,往往无法单独组班教学,普高生源与三校生生源混合编班,往往一个班三校生只有几个人,课程无法衔接。而三校生往往专业课、和技能课在中职就有一定基础,自然变得索然无味,也将影响三校生的学习热情。Р 三、建议及对策Р (一) 选择院校试点Р 在全市范围内,选择条件较好的中高职学校,通过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的办法选择部分中高职学校分别开展“对口升学”、“普职衔接”、“自考衔接”、“直通衔接”模式的试点。教育行政部门出台《重庆市中高职衔接试点方案》和《重庆市中高职衔接管理办法》等文件,为试点工作提供政策支撑和法律保障。Р 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的院校,要根据社会需要和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按照国家相关职业(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鉴定考核要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整体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考核要求和考试大纲等。Р (二) 改革招生制度Р 1. 放宽招生计划比例。目前主要对五年一贯制、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的三种中高职衔接教育招生,给定了三个大约5%的计划政策。尽管这个比例在各地运行中都有所突破,但这比例数与学校、企业和学生的期望值仍然有一定差距。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高职衔接、高职本科衔接的招生计划比例,如:希望加大中职学生升高职的推优比例,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15%-20%,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可以提高20%以上。Р 2. 放宽高职招生政策。政策上给高职更多的自主权,完善高职院校对接中职的自主招生制度、保送制度,将高职的入学考试与中职的教学、考试、证书、技能竞赛等成绩结合起来,如:中职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奖者,可以列为推优范围。面向中职各专业毕业生,开展由高职院校主办、中职学校协办的高职预科教育等,甚至恢复中职升入本科的招生渠道。Р (三)增加经费投入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