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利弊分析与思考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18KB

文档介绍
前城乡中小学的校际悬殊及其影响下的择校歪风无疑就是制度和政策安排的后果,这些后果由直接导致了优秀教师的单向流动,可以说这种现象以及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就违背了教师流动的道德根性,因为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的运行机制并没有站在大多数人的利益基础之上,它使优秀教师单向流动到少数重点学校,也使大多数的学生丧失了应该享受的优质教育服务。РР Р  3.2教师流动政策的平等性。城乡平等是教师流动政策的必然目标,但“用平等的方式对待不平等的事物是最糟糕的不平等。”(亚里士多德)英国米尔恩曾提出过“比例平等”的概念,它强调在进行分配时政府应该做到“同等的情况必须被同等的对待,不同等的情况必按照不同等的程度被不同等地对待。”那些需要较多的人应该得到较多,强壮的人应该承受较重的负担这也是公平。 Р  农村孩子在教育上的成功大都是以最后选择了城市教育为归宿,而我们的某些教育政策也包括教师流动的地方政策又强行引导他们回到故土服务于当地教育,这从心理上不但轻视了出身于农村的教育人才,也从意识上使这些人才和城市的教育人才越来越远离农村教育,所以以城市教育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加强了教育中的地域偏见。发展农村教育并非农村学校的教育人才的专职,而享受和占有更多教育资源的城市教育人才更有义务、资格和条件为农村教育做出应有的努力,出于这一本源意义上的教师流动政策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公平理念,也才能真正使教师流动趋向于合理化、并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并从根本上缩小城乡教育的差别。 РР  3.3教师流动的系统性和有序性。变化的事物都有一个渐变的过程,而秩序是这种渐变运动形式应有的基本特征,系统内要素的有序性的变化会导致系统量的变化,继而导致系统质的变化,这些变化因有序而合理。教师流动的秩序是流动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的基础,它是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模式首先要计划的一个问题,在教师流动政策中强化系统性和有序性就能促成教师流动行为的合理性。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