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行为有着怎样的关系?有关研究发现,道德判断水平较高者,其亲社会行为也多些。艾森伯格(Eisenberg)设计了一个亲社会两难情境来研究儿童的亲社会推理,从对学前、学龄儿童的亲社会道德推理中,得出了儿童亲社会推理的阶段模式:Р (1)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取向。只关注自己的需要,是否提供帮助主要看是否会对自己有利。如“我不能帮助她,否则宴会我会迟到的”。РР (2)他人需要的取向。把他人的需要作为提供帮助的合理根据,但很少表现出移情,不能帮助时也不会产生内疚感。如“我帮助她是因为她需要帮助”。Р (3)模式化的赞许取向。关注外界的赞许,对好或坏的刻板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个体的思维。如“如果我帮助了别人,妈妈会表扬我”。Р (4)移情取向。对别人同情关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有时候也会根据责任和价值观作出判断。如“因为她很痛苦,能够帮助她我很高兴”。Р (5)内化的法律、规范和价值观的取向(根据内化的价值观、规范、信念和责任判断是否提供帮助,违背这些原则会削弱个体的自尊)。Р 研究发现,享乐主义推理的使用随着年龄增长到青少年而减少,然后又有所增加(主要为男孩)。需要取向的推理和赞许、刻板的推理,随年龄增长到儿童中期或青少年早期,然后减少。女孩的推理水平总的来说比男孩的推理水平更高些。此外,研究还发现,那些在四、五岁时表现出较多自主分享行为并且亲社会道德推理水平相对成熟的儿童,在整个儿童期、青春期以及进入成年早期之后仍然会更加助人,更多地为他人着想,他们对亲社会问题和社会责任的推理也更加复杂。可见,亲社会性能够较早地建立,并且具有相当的稳定性。РР (三)情感因素――移情Р 为什么成熟的道德推理者会对他人(甚至自己不喜欢的人)的需要如此敏感?艾森伯格认为,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亲社会推理的成熟,也促使他们能够无私地关爱和帮助任何处于困境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