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情感的音乐艺术是不是也如此呢?”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有了疑问。这时,用美国蓝调的产生、音乐特点为例再进一步说明“音乐、情感、色彩”。(二)欣赏感受体验播放学生熟悉但情感完全不相同的四个音乐片段。运用对比、分析、讨论和语言描述让学生欣赏歌曲,让学生学会感受和欣赏音乐的多种表情手段和表情意义,体会它们不同的情感倾向和色彩倾向。以一流的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出欣赏的要求,从感知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到逐渐学会去抓音乐的细节和表现力。比如《葬礼进行曲》的节奏特点所表达出的情感倾向与《命运交响曲》的节奏特点所表达出的情感倾向的不同。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带给人们的感受也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时间,对相同的音乐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让学生聆听《田园交响曲》,先不告知标题,让学生运用开始四个片段音乐带给他们的鉴赏能力,用色彩来表示体会到的情感倾向和色彩倾向。最后还可以播放迪斯尼的动画艺术家们用他们心中的色彩诠释的《田园交响曲》。(三)创造表现这个过程可以说是这堂课的一个高潮部分。在完成了聆听、感受、探讨这些教学环节后,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丰富和完善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呢?艺术是有通感的,能不能用美术的方式呢?一首美妙动听的《蓝色的多瑙河》,会让人在欣赏时产生许多许多的画面,何不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把感受到的音乐用画笔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能够产生足够的兴趣和联想,把他们的联想永久的保存下来,甚至把画纸用T恤所替代。学生在讨论、协商、创造过程中加深了对音乐作品意境的感受,也为学生内心的感受和体验提供表达的途径。同时,这也体现了音乐是群体性的活动的特征,学生的共同参与,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间平等的气氛、对音乐感觉的不同见解带来了友好的争辩乐趣。在这时,教师也参与到活动中去,和学生一起体验艺术创造与表现的快乐、增进师生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