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23 |  大小:66KB

文档介绍
;另一方面,教育又必须以敏锐感觉有选择地接受随时代一起变化东西。忘记这两者统一,如果仅固执前者,教育必然陷于独断、僵化;反之,教育则必然流于轻佻、浅薄〔3〕。总之,教育无论如何必须有自己永恒立足点,这个立足点就是永远不断地追求人格完善。它既包含着教育对历史与现实容纳,也包含着教育对未来开放。没有这,教育就没有了要基,“不变”与“流行”也就没有了统一与结合基点。二、重视科学人道主义教育自70年代以来,随着人文主义复兴,人文学科教育受到了更大重视,越来越多国家都倾向于在教育中给人文学科以自然学科同等地位。日本在第三次教育改革中提出:“在开创新世纪之际,不仅自然科学,而且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振兴,都是容不得半点轻视课题。”〔4〕美国自70年代开始,也在努力加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人文学科教学。1984年,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发表了《挽救我们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对衰微不振人文教育表示深切关注。报告在强调人文学科意义时指出,人文学科乃是先圣先哲们曾经说过、思考过、并记载一切最有价值记录;人文学科告诉我们,在自己或其他主要文明中,人们是怎样执著剖析那些关于人生基本问题若干永恒问题〔5〕。该报告对美国学校中忽视人文学科状况极为忧虑:不少大学生对教育目标及人文教学重要性没有清晰概念;人文学科在大学课程中丧失了中心地位,学校只设一门课或根本不设;在获得学士学位者中,有75%没修过欧洲史;大学开设人文学科多半在前两年集中讲授;学生主修人文学科者急剧减少;很多大学毕业生对美国建国史、文学、艺术、哲学茫然不解;大学人文学科教学效果不佳,大学校长中只有2%积极领导这方面教务。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报告提出了若干建议,主要有两点:大学应重新修订课程,学生无论主修什么都要具备相当程度历史、哲学、语言文学修养;学校与教师应设计一套以人文教学为中心新课程,应把人文学科尤其是西方文明史作为重点科目。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