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时间地理学的起源 主要概念及其应用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131KB

文档介绍
被动反应。在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个人及家庭时间利用影响的研究中[7],普雷德不仅运用时间地理学方法分析日常生活方式的短期变化过程,而且涉及社会整体的变化以及生产方式的长期变化过程,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把社会经济制度与个人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这也是普雷德主张时间地理学应当成为社会理论的主要理由。他的这些主张受到社会学家吉登斯(GiddensA.的社会结构化理论(structurationtheory的影响[30]。结构化理论辩证地看待个人行为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认为个人行为以社会结构为条件,而个人行为的结果又使社会结构再生产,这种再生产的过程被称之为结构化。个人行为和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以及结构化中都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成为结构化理论与时间地理学的交接点所在。因此,普雷德在分析整体社会变化过程时,采用结构化理论作为补充时间地理学的主要理论。1984年他的关于城市发展与个人生活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中,都引用了结构化理论[8,9]。但截止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仅仅指出了时间地理学与结构化理论之间的相关性上[31],并且由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也在不断完善之中,运用结构化理论的时间地理学研究有待深化。进入80年代以后,时间地理学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应用研究成果。如米勒(MillerR.对19世纪居住在城市郊区的家庭妇女的生活行为的研究[32]。而福勒(ForerP.C.和凯伯尔(KivellH.在现实城市空间中论述了女性的时间、空间收支和公共交通对女性的制约以及其地域差异性[33]。这些研究与普雷德和帕姆(PalmR.关于现代女性日常生活制约的研究[34]一样,都以女性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可看作是时间地理学在女性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中女性就业率急剧上升,而就业与居住不断分离化的城市地域结构又使女性在就业和家务的双重劳动的制约日益增加,因此关于女性的地理学研究成为一大热点。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