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未涉及到的加分行为如好人好事等,仿照相关加分办法执行。(加1—2分)第三部分积分使用1、学部、学校量化考核积分×50%进入班主任班级管理常规量化。2、班级量化考核积分+学部、学校量化考核积分﹦学生个人积分。3、常规性适用:班主任班级常规管理工作量化评价与津贴计发,学生操行量化等级及学期、毕业鉴定。4、奖励性适用:(1)班级、班主任评优、评模、评先的重要依据;(2)学生一学期的操行量化未达90分以上者不得参与评优评先和奖学金评定。5、惩戒性适用(以学期为单位):扣分处罚方式达25分警告处分,由班主任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达40分记过处分,由班主任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达50分记大过处分,由政教处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达60分留校察看处分,政教处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并签订附读协议。达70分勒令退学或劝其转学处分。第四部分组织实施1、班主任、年级组、各学部、政教处等大力宣传本方案的目的及意义,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量化方案》,熟悉条款内容和量化处理办法。2、量化考核由政教处组织实施,分学部考核与学校考核两部分。学部考核由各学部主任负责,各年级主任、班主任、学部干事为具体考核人;学校考核指学校校级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教学楼巡查以及教学楼以外场所的考核,由政教处协调、汇总和实施,并负责定期将量化情况汇总反馈给各教学班以并入学生个人档案。3、各检查考核单位考核时务必核准学生班级及身份,必须有教育过程,重教育重说服重转化。考核记录应填上教育时间量和教育效果,并有学生本人签字。4、学生每学期德育基础分为100分,加、减分可以互销。5、工作流程为:政教处制订《学生成长动力档案》分发各班→各班主任按量化考核标准实施考核并按统一要求将考核情况及时填写入“动力档案”→每月各班报送量化得分最后一名学生进学校德育训导班学习→即时上报得分达到各处罚级别的学生名单到政教处予以相应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