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语文课堂论文:浅谈语文课堂上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31KB

文档介绍
样就有可能导致发言的人从此不敢再发言的严重后果。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学生这种眼神、表情的信息反馈,一目了然地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动态,以达到更好驾驭课堂教学。另外,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我们常常会要求他们要认真听讲,怎样做才算是认真听讲,学生可能会很模糊。我们在教学中还应给孩子们正确的指导,即倾听要做到的“三心”:①要用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时,都要听清楚他们说的每句话,脑子里还要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些什么?是不是跟自己的想的差不多?同时还要对这些发言内容做出归纳理解其说辞的内容。②要有耐心。发言人没有说完时,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别人的话题,要听完别人的话完后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或与自己的的想法相背时,一定要耐心听,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如:“我认为-”“针对这个问题,我有补充”等等。③要虚心。当听到别人提出的观点与自己有不同的意见时,要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这样做到“说”“听”“想”相结合,学生就会倾听了。3、教师言语的激励当然为了让学生更注意倾听,我们还要想方设法用言语加以提醒,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喜好表扬,教师言语的激励是形成良好倾听习惯的动力。如课堂上我们可以用“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从而让学生注意听,还可以让学生当当“小评委”如“刚才那位同学说的你们听清楚了吗?”“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让听者对发言人进行点评,同时注意表扬会听、会评的同学,让学生体味到学会倾听的喜悦,从而就会更加注意倾听。养成专心倾听的好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小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广泛而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做个有心人,抓住契机,反复历练,有效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5[2]《小学教学设计》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6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