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联合计算机企业、公司,制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评价标准。拓展计算机服务岗位职业技能鉴定项目,使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完成与实训基地配套的管理制度、实训项目开发、实践教学资源、环境等建设。制定实训基地岗位职责、实训基地操作规程与规章制度;建立计算机技术实训平台管理办法,制定技能训练规范与管理流程;健全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建立符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如实践项目、项目案例库、网络教学平台等;编制相关课程实训项目的实践教学标准、考核标准和操作手册,建立实践教学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引进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营造职业化学习、实践、工作环境。(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拓展实训基地,新建5个实习实训基地,努力探索规范的基地建设。在企业与学校双赢的前提下,让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实训成为选择企业新兴技术力量的优先道路;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训,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工厂观念和职业素质方面都受到极大的教育与提高,从而达到实习实训过程成为宣传学校特色人才培养的最好途径。六、资源库建设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优势,加强专业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特点,加强专业网站建设,利用网站整合计算机教学资源。每年需拿出资金5000元订阅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与学术期刊及电子读物,开阔师生视野,满足教学与科研需求。七、校企合作规划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联系多媒体技术公司、动漫制作公司等校外实习企业,实现校企间的紧密合作。专业教师制度性地下到企业工厂学习、参观、交流,提高专业技能,扩大信息量,指导教学。未来几年,计划将进一步邀请企业高层管理技术人员进校讲学、参与教学探讨。成立由校方、企业、教育专家等方面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指导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