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析《道德经》中的概念隐喻现象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81KB

文档介绍
万物之始也〃的体现。另外,在本书第四十六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和本书第二十九章中:〃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都可以看到老子反复强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不极端〃的哲学思想贯穿《道德经》。老子的哲学思想在国人的思想中也有体现:〃言多必失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菩提偈》等表达中,可以看到老子的思想已浸入历代国人的思想。四、结束语我们对许多难以理解的概念经常通过隐喻实现并加以理解,而其实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可以发现我们生活中的所有日常表达都在运用隐喻,这也解释了Lakoff的书名的意义: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而老子在《道德经》中熟练地通过概念隐喻中的各种隐喻类型如方位隐喻,本体隐喻,以及容器隐喻等方式准确地传达了〃道〃的哲学思想,生动地将哲学和日常生活现象紧密联系,其中每章节的语句都值得反复思考,推敲;并且也暗示人们不可忽视日常生活的语句之中所隐含的隐喻表达是怎样影响自身的思维。参考文献:Levinson,S.C.SpaceinLanguageandCognition[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z2003.Lakoff,G.&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andLondon:UniversityofChicagoPressz1980.老子.道德经[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杨文淳.中国哲学〃道〃之隐喻概念化探微[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3):20-1.⑸梅德明,高文成•以《老子》为语料的概念隐喻认知研究[几外语学刊2006(3):130.⑹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深圳: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