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关雎 随班就读课 活动设计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142KB

文档介绍
将《关雎》背诵下来。就是在“爱”和“细节”的共同发酵之下给孩子带来的一点点的进步。随读生这样一个弱势的群体,需要的是关注和扶助,从而让他们适应社会,自强自立自信的生活,就是我最大愿望。这次“漫长”的准备过程,让我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仍有一些不足:关注应该更细致。在导学案的设置上、在课堂任务的安排上,要更加契合学情设置梯度,使随读生得以逐步提升。在鼓励和称赞时,需要更加到位及时。附录一:普通生导学案:北大附中香山学校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课题《诗经·关雎》总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诗经》的有关知识。2结合诗下注解,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导学过程知识超市《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编为“风”、“雅”、“颂”三部分。“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 1、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它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多是各地民歌)“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2、《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朱熹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赋就是铺陈直叙。“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诗经》开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