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皮做的,有用贝壳做的等等。这些具有自然风味的材料在老师和小朋友的眼里变成了宝贝。平时不起眼的东西成了美化幼儿园环境的有用之材,整个环境布置中,都是孩子在找、在做、在出主意,教师只是提供材料,给他们一些提示和鼓励。这样,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活动室内外更具本土气息。让幼儿亲自参与环境布置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构思、动手、不但获得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三、创设与园本课程和传统民俗相关的环境幼儿学习环境是实施课程理念和目标的资源保障,创设与园本课程内容相符合的环境,也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我们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具有低结构、多功能、挑战层次多的特点,一种自然材料就蕴含着促进幼儿发展的多项意义。如:玉米芯、木桩:在搭建区可以用来建构高楼大厦;在数学区可以用来区分长短、粗细、高矮、多少等;在户外区利用绑扎、连接串的方法,用来投掷、跳跃、跨栏等等;在美术区可以渲染、拓印、粘贴等。我们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活动室内,供他们欣赏的同时促进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另外,幼儿园环境创设还应以民俗为文化载体,以幼儿发展为目标,利用展览、照片、游戏环境的营造等,创设以民俗节日文化、民俗工艺文化等为内容的环境,增加幼儿对家乡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实践中发现,农村的自然资源并不比城市少,只要我们立足农村,细心挖掘,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充分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为教育服务,创设一个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优美的环境,我们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1]杨静.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幼儿教育,2003,(7) [2]虞永平.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课程研究.学前教育研究[J],2004,(5)[3]肖莎.谈自然资源的利用.早期教育,2004,(12)[4]师云凤.自然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学前教育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