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养殖业对农村环境造成影响的成因及对策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15KB

文档介绍
气,沼液(或沼渣)进行生化处理或者进入氧化塘、调节池后最终返回农田、菜地、果山进行综合利用,使畜禽粪便和污水最终上山、下田、入塘,变废为宝,以实现零排放。 2.2改善畜禽养殖的饲料成分结构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提高饲料中氮含量,降低畜禽排泄物中的氮含量,是消除养殖业农村环境污染的“治本”之举。研究表明,将畜禽养殖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降低1%,就能使氮的排出量减少8.4%;而饲粮中磷水平降低0.1%,则磷排放量相应减少8.3%。通过降低畜禽养殖饲料中蛋白的含量,添加适量的合成氨基酸,可显著的降低畜禽排泄物中氮和磷的含量,减少排泄物的数量而不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 2.3通过生态工程技术的运用,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将养殖场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建设和无公害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和绿色食品基地紧密结合。 2.4坚持防治并重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抓紧现有规模化养殖场进行污染治理的同时,要坚持防治并举,坚决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 2.5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养殖场规划、合理布局新建的养殖场,要科学、规范地做好场址的选择。对于土地消纳量小、耕地少,而依赖养殖业增收的地区,则必须强制要求建设排泄物处理设施,以杜绝农村环境的污染。 2.6广泛宣传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相关知识提高养殖业业主的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要让业主们了解养殖业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3结语养殖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国民的总体生活水平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养殖业环境问题是现在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我们应大推进“生态养殖,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刘金吉,朱孔颖.畜禽养殖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及控制对策[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8(2). [2]姚淑红.浅谈养殖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山东畜牧兽医,2011(12). (责任编辑:赵中正)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