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论自我意识的构建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19 |  大小:25KB

文档介绍
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信心与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中自我的各种特征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躯体特点、行为特点、人格特点、角色特点等的认识。现实自我又称个人自我,纯属个体对自己的看法,主观性强,是自我概念中的最重要的内容。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自我实现促进自我实现,创造最佳心理质量。健全的自我意识通过合理的自我认识、良好的自我体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促进自我实现,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心理潜力。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自我实现是心理最健康和心理质量最佳的标志。当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不能统一,或在理想的自我实现过程中受到挫折时,有健全自我意识的人能够自省,自觉地寻找其原因。一方面通过自我调节、控制,纠正心理偏差,努力缩小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差距;另一方面重新调整认识,形成新的“理想自我”的内容,使自己的心理行为个体化与社会化协调、平衡、完善发展。自我调节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在自我评价指导和自我体验推动下,个体对自己心理行为的自觉和有目的调节、控制,以达到理想自我的目标。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集中体现自我意识在改造主体和主客体相互关系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自我调节又包括自主、自强、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等心理成分。其中自我控制是最集中的调节手段,亦是个体是否具备自制自控良好心理品质和主动积极的心理行为的重要功能表现,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