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学科带头人优质课展示的优秀课例。课题组成功完成7个校本教材的开发:校庆组:《吉安一中校志》综合组:《寻找那片芳草地》语文组:《火传薪继映庐陵》英语组:《英美文学简史》化学组:《我们身边的化学》地理组:《生活与地理》生物组:《校园植物与家居美化》《传统发酵与地方风味食品制法》历史组:《庐陵文化》四、成果与推广1.为下一届的实施新课程的一线教师提供了四个着力点面对新课程,教师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他自己,要改变自己的认识——不要把希望寄托于专家等其他人,送给实验新课程的教师们一句“我思故我教”。其一,改变认识。包括对普通高中定位、性质、功能、目标的认识,对自己专业的认识,对课程本身的认识。比如对课程,究竟是教材还是机会;对教材,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二度开发”如何做。这都需要老师在实践中改变认识。其二,解决知识难点。对于新课程中新增的学科知识,自己以前从未学过,有的老师在抱怨或发牢骚,这都于事无补,倒不如面对现实主动补课。大多数老师都是通过了正规院校的专业学习,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相信能很快补上所需要的新知识。其三,解决技能难题。在技能上,许多老师的主要问题是课程技能严重不足:如何改造教学设计为课程设计,怎样撰写各个模块的《课程纲要》,怎样基于课程标准来设定叙写课程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开展合理地实施、设计评价方案这四大要素……这些技能在过去师范院校学习时都很少接触,现在必须依靠培训和自主学习来补习。让自己越早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就越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其四,独立思考。老师不是面对“流水线”上的物品,而是面对着活生生的一个个独立的人,所有的判断和决策都需要自己做出。在新课程中,他是一个“设计者+施工者”的角色,所以,不要过分迷信专家、迷信教材,要自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具备哪些条件和素质,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自己能做到什么,怎么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上出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