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导致左心室功能障碍的患者,可通过存活心肌的检测与相应的血管重建术而得到改善。3心功能评价:研究证实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是未来心血管事件较准确的预测因子之一。用来评估左心室功能状况的多种指标或检测技术,如患者的症状(劳累性呼吸困难等)、体征(音、颈静脉压升高、心脏扩大、S3奔马律)、运动持续时间(活动平板运动时间)以及用左室造影、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影及二维UCG检查测定的左室EF等均显示有显著的预后预测价值。左室造影显示心肌梗死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130ml,比左室EF<40%或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在预测死亡率方面有更好的评估价值。4室性心律失常检测与评价:在心肌梗死后1年内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其危险性较大,是猝死发生的重要预测因子。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动态心电图检测若发现频发室性早搏或更严重的室性异位心律(如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都与死亡率增加相关。信号平均心电图可识别梗死区内延迟的碎裂电信号,表现为QRS波群终末的晚电位。新近研究显示再灌注治疗可减少AMI后晚电位发生率,信号平均心电图的预测价值目前尚不肯定。心率变异性(HRV)反映心脏交感与迷走神经的相互作用。心率变异性减低,反映迷走张力减低,是心肌梗死后死亡率增加的预测因素,尽管如此,当单独使用时其预测价值有限。总之,这些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无创评价方法,单个试验的阴性预测值高(>90%),但阳性预测值偏低(<30%);几项试验结合起来,可能中等度增加其阳性预测值,但阳性结果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仍不明确,因而目前尚不能推荐作为心肌梗死后临床常规检查与评价的方法。(二)有创检查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及PTCA或CABG适应证选择AMI恢复期间,如有自发性或轻微活动后诱发的心肌缺血发作、需要确定治疗的心肌梗死后机械并发症(如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穿孔、假性动脉瘤或左室室壁瘤)、血流动力学持续不稳定、或有左室收缩功能降低(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