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短,随着文化发展,找到方法应对,故忍耐力高情境条件1控制力大小(认知层面、行为层面、选择权)社会条件1人际关系良好程度;2社会结构与社会规范;3无组织更容易引起拥挤感建筑对拥挤的缓冲1天花板高一些;2墙角鲜明;3长方形比正方形好;4居住地点靠里靠内;5不把家具摆在中间;6增添活动墙壁;7摆放分散视线的物体对高密度环境的干预防止拥挤现象:提高人们的认知控制力à各种信息发布系统处理高密度的后果1肌肉放松;2认知再评估(集中注意力在环境的积极方面);3意向训练(集中注意力于吸引人的意象)环境心理学的几个应用改变客观环境;客观环境对知觉的作用;★个体、情境、社会、文化的差异如何影响个体对环境的知觉;如何应对唤醒状态,避免疲劳;客观环境恶化对人的消极后果城市城市的负面影响应激:快节奏、1自然应激源(污染、噪声、拥挤)—2社会应激源(又分为公共社会[如贫民窟,个人必须面对某一人群但又很讨厌]、个人社会[使其感到压力和紧张的个人关系]两种)公路暴力行为:超速、阻挡、骂人、鸣笛、抢道亲近行为城市居民更倾向于避免与陌生人接触;眼神交流少亲社会行为影响人们是否助人的最稳定决定因素是人口密度1超负荷理论:刺激太多,只好优先考虑投入,专心应付重要的刺激,竖起人与人之间的壁垒其他理论解释:2安全感:个人外表、行为特征的多样性使人感到不安全,不愿帮助、3城市性格(从小在城市长大,不具备亲社会特征)、4超员理论、5责任分散熟悉的陌生人可能由于超负荷而导致,很长时间内会不断遇到但却从未有过接触的人。犯罪行为原因:去个性化,觉得自己做坏事不太可能被别人认出来。对犯罪行为的恐惧:环境恶化和城市“粗野化”的迹象提醒人们,社会秩序已经遭到破坏——担心程度比实际犯罪率上升的快得多。无家可归解释:1个人之外的因素,是失业和不够完善的社会政策的受害者;2个体原因,精神病或药物滥用城市问题的环境解决方案公园和市区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