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湿地文化特色学校建设方案设计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40KB

文档介绍
地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中学习、生活,他们赏湿地、论湿地、画湿地、赞湿地,在探讨中得到情感的提升,在争鸣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我们适时为学生搭建起一个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画、唱、写、做,在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1、找:成立“湿地文化科学院”,开展湿地观鸟活动,了解它们的名字、习性、特点等;寻找、收集家乡湿地植物,分清门类,并制作标本。2、画:成立了“小小鱼儿书画院”,由美术老师担任辅导员,书写对湿地的赞美,利用美术课和第二课堂进行素描和野外写生。家乡的草木虫鱼鸟都成了学生心中的“天鹅”。3、写:创立“未来星创作室”,其宗旨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让孩子们用笔描绘家乡,用心感受家乡湿地的壮丽、优美,书写对家乡、对湿地的热爱之情。4、做:成立“芦苇工艺品工作室”,邀请民间艺人和美术老师为各班培训几名骨干,再由他们辐射培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芦苇制品、芦苇工艺品,把观察到的画出草图。用芦苇制作简单工艺品。5、编:开展编辑手抄报活动,把自己对湿地的了解,对湿地的热爱,对湿地的赞美表达出来。6、唱:成立“小小鸟合唱团”,由音乐老师负责教唱赞美湿地的歌曲,表达对湿地的热爱之情。湿地的人,湿地的情,湿地的景,一切都离学生那么近,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升华,去提炼,把他变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校园里就是一种文化——校园文化。学校特色的开展将以“湿地文化”为切入口,依托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采取学习中实践、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方法,通过各学科教学、主体教育活动、湿地文化实践活动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不断丰富活跃,并把经验、知识、技术、思想、理论、方法等传给学生,培养学生交往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同时这一过程将给学生的一生发展夯实乡土文化根基,给学生打下爱国、爱乡、爱民的情感底色。汉寿县岩汪湖镇中学2015年5月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