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虽先天具有善心,但只是一种端倪,人的贤与不肖、智与愚之分,决定于对这种善的存而养之,扩而充之。教育的作用就是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他说:“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其心而已”。(《孟子·告子上》)在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都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2.“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孟子根据他对教育作用的看法,确立教育的目的为“明人伦”。人伦的具体内容孟子认为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孔子开其端,孟子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了。3.“大丈夫”的人格理想孟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提出“大丈夫”的人格理想,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修养。“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认为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是内在与每个人自身的,外在于人的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依此,对“大丈夫”的人格理想作了描绘:“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不想任何权贵低头,还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受信念指导的情感与以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培养,一股凛然正气。孟子以为要实现这一人格理想,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持志养气、“尚志”、“动心忍性”,即意志的锻炼,尤其是在逆境中得到磨砺、反求诸己等。4.“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他指出,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于是才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据此主张学习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对文献典籍和已有之见,不轻信,不盲从,经过自己的思考而有所弃取。所以,学习中特别重要的是有感性学习到理性思维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