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教育学考研-中外教育史部分背诵要点(学姐笔记)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97KB

文档介绍
学发题, 最注重的是纲常名教;外篇从中学发题,讲述西政西史西艺,尤重视西政和西艺;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②中西学的关系:“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用偏废。”“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3)“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①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近代学校教育,改革了传统教育只重儒学的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发展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的一代新人,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②但是它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八、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 维新派的教育实践——以学会为阵地, 以报刊为传媒,讲西学论国事,宣传变法主张,抨击封建势力;(1) 兴办学堂:万木草堂( 1891 年,康有为,广州);时务学堂( 1987 年,梁启超、谭嗣同,长沙);通艺学堂(1894 年,严复,北京);北洋西学堂(1895 年,天津);南洋公学(1896 年,上海);经正女学(189 8 年,上海);(2) 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1895 年,康有为,北京); 《强学报》(1895 年,康有为,上海,同年在北京、上海两地成立强学会)、《时务报》(189 6 年,梁启超,上海);《国闻报》(1897 年,严复,天津)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1 )创办京师大学堂: 189 8 年创立, 1902 年与京师同文馆合并, 1912 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自办的国立大学,也是当时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2 )改革科举制度: 1898 年6月23 日, 光绪皇帝下诏废除八股;后光绪皇帝再次下诏催立经济特科,以选拔维新人才; 3.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1)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1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