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按照附录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实施分级管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逐级汇总、评审、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登记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登记台账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红色、橙色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10、风险信息应用及持续改进公司应结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内部员工和相关方。对企业内员工应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记录和管控措施的培训,掌握本岗位的风险点包含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对相关方的培训应包括风险点位置、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等。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持续改进应按照DB37/T2882—2016第九条的规定执行。序号日期部署安排1、2017.12.6召开会议讨论双体系建设工作流程,并成立组织机构3、2017.12.7编制作业指导书及确定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4、2017.12.7-12.8组织员工进行风险分析,制定管控措施,填写相关记录5、2017.12.8-12.15形成分级控制清单,并下发6、2017.12.15做风险告知牌、进行风险告知7、2017.12.16制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文件,形成排查治理清单8、2017.12.17组织员工学习及培训风险控制措施、急救措施等9、有效运行体系,实现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