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三水模式”:农村金融普惠下“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15 |  大小:28KB

文档介绍
农户获批贷款后,可以在一定授信额度和年限内循环使用贷款,即农户只有使用贷款资金才需交付利息,资金充裕后随时还贷,降低了农户的贷款利息和生产成本,大大提高资金周转率。Р 二是?r业贷款预审批机制成功实施。为了减轻农民负担,缩短贷款审批时间,去年开始三水区推行了“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预审批机制。对于即将到期的贷款本金,农户或者合作社等可以提前一个月申请续贷,减少贷款审批中间期。“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审批手续首批贷款约一个月,随着审批手续的简化,续贷审批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7天缩减至平均13.5天。Р 三是资格审查机制的不断完善。经三水农信社介绍,对于借款人来说,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满足资金需求率约为90%。具体贷款金额视农户或者合作社、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定,贷款金额一般不超过经营收入的30%。对于贷款大于30万元的,政府、三水农村信用社和人保公司联合进行实地调查评估,了解借款人或者法人的经营状况、发展潜力和相关资产等,通过贷款记录、村干部、亲戚朋友等途径对借款人的诚信度进行调查,确定贷款资格和额度。贷款小于29万元的,则由农信社进行调查评估。对于首批申请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的,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和把控。四、“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Р (一)贷款分散,地区发展不平衡Р 从2009年至2015年数据的整理可以看出(表4),资金主要投向规模较小的农户中,集中在30万以下,主要是普通农户居多,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贷款比较少,原因可能是这类经营主体规模较大,所需资金比较多,政银保的贷款额度不能满足他们生产需求。除此之外,各个镇(街)发展不平衡,发展较快的是西南街道、乐平镇、南山镇、芦苞镇,经济发展水平高,信用体系建设较为完善,是最早实施“政银保”模式的地区,发展比较成熟。云东海、白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推行“政银保”模式较晚,所以整体上,三水地区“政银保”模式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