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发展云南农村普惠金融思索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13 |  大小:76KB

文档介绍
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来构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经济的具体措施。(一)微观层面:加强服务提供者的建设1.构建和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构建和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既应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等正规金融组织形式,也应包括各种民间金融机构和组织,并形成不同金融组织形式相互并存、定位准确、合理分工、适度竞争、协调发展的格局。这就要推动金融组织创新,降低门槛,增加贫困地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积极支持和引导银行资本、境内外民间资本到农村投资、收购、新设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度增加贫困地区县(市)以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它们在推广普惠金融服务方面可能更有效率。要充分发挥邮政储蓄在农村金融市场覆盖面广的优势,把它建成真正的社区银行,同时加强其与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培育适度竞争的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主体。另外要发挥非正规金融的积极作用。科学的普惠金融体系无法脱离非正规金融而存在,应鼓励、引导和规范好民间金融的发展,以满足中小企业和弱势群体多层次的融资需求。2.积极拓展多方面融资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是小额信贷组织开展经营的基础。一是使用国际组织的捐赠资金和软贷款、财政扶贫等资金,并通过市场来配置扶贫资源,增加扶贫深度和广度。二是鼓励和支持小额信贷组织从大型金融机构融入资金。通过小额信贷组织,将大银行和社会弱势群体连接起来,缓解低端信贷市场“银行难贷款、客户贷款难”的矛盾。三是储蓄资金。对经批准吸收存款的机构,要积极组织资金来源,依靠自有资金发展,做大做强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3•因地制宜创新小额信贷产品和服务。除开展联保贷款、信用贷款和微小企业贷款等贷款业务外,还要积极开发多种类型的农业保险和小额保险,以降低小额信贷业务的风险。开发专门面向农民的理财产品。在贷款业务上可借鉴GB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