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积极心理学在中班会课中的应用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27KB

文档介绍
一场辩论大会,学生围绕“乐观地活着更幸福”这个话题进行辩论……形式多样,但目的在于,通过多节班会的渗透,让乐观成为学生的人格特质,让学生学会乐观生活。Р(三)利用班会建设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Р目前,在我国“90 后”“00后”的中学生当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被过分关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习惯,再加上人际交往技巧的缺失,很容易与老师和同学发生矛盾,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心情长期处于低落状态,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这是中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但很多班主任往往只重视狠抓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变化的关注。Р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在研究积极社会环境时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1]比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三颗糖”的教育故事就是典型例子。老师发现学生犯错了,但能够在犯错的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并加以表扬,让学生既认识到错误,又喜欢上这个老师。只有喜欢,学生才愿意去接近、模仿、学习。Р因此,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可以利用每周班会举办一场嘉奖大会,让每一位学生都上台发言,表扬过去一周曾经帮助过他的同学或老师,或者表扬在某一节、某一方面表现良好的同学。班主任还可以建议同学自己制作精美奖状,写上嘉奖语,颁发给自己想表扬的同学或老师。这样的活动,操作简单,但德育效果良好。不仅让学生学会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也学会了感恩,并让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达到和谐融洽的状态,让班级充满正能量。Р总而言之,班会是每个班级必不可少的交流程,班主任应该以学生为本,把堂还给学生,重视学生的真实表达,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够自由发表看法、交流感悟的平台,并且有效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观体验,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建设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使学生学得轻松,活得快乐幸福。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