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历史课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之我见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成为爱迪生式的'天才',应该具备哪些品质?"、"比较再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等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以知识竞赛的方式让他们展示自己小组的答案。课堂实践中同学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都很高,教学效果还是较明显的。Р 五、尊重学生,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发展。Р 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会引导人去攻克发展道路上的许多困难。我们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应时刻注意尊重学生,否则就会打击其自信力。在《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这一课的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填写"两次工业革命对比表",表中有一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板演的学生填成了"珍妮机的发明",这显然是把题目的要求理解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我在讲评时,请全班同学当"裁判",他们几乎全部判断为"对",当"记分员"准备记分时,我说了一句"我说对才对",并给学生们对答案进行了较深入的评说。当时,学生是接受了我意见。课后,我想,我在处理这一个环节时,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主体性,我的言语应是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力。如果当时换上"这个问题我想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或者"我想和同学们商讨一下这个问题"之类的话语,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从而会更乐于接受老师的意见,这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更有益处。Р 综上所述,在一节课之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我们历史教师,只要坚持"既教书又育人"的理念,积极发掘教科书中的潜在的心理品质教育的材料,用心设计、精心规划,将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的理念贯穿于我们教学过程的始终,我们的教学就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逐步培养起良好的心理品质。Р 参考文献Р [1]《积极心理学》任俊著上海教育出版社Р [2]关于历史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孔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下半月刊) Р [3]《聚焦课堂教学》李彦福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