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读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有感

上传者:相惜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8KB

文档介绍
精神日益增强,“救亡图存”之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近代中国出现的一切问题无不与这一主题息息相关。无论是郑观应等提倡的“实业救国”、蔡元培等倡导的“教育救国”、“科学救国”,还是邹容等追随的“革命救国”,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从林则徐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皆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无数中华儿女和爱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略,前仆后继,历尽艰辛。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凯歌。正是爱国主义产生的高度凝聚力和民族尊严感,才有了新中国的建立。Р4、爱国主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Р当今的爱国主义就是对社会主义祖国有深厚的感情,热爱和忠诚社会主义祖国,这是今天爱国主义的核心。教育学生要从思想上、知识上充分装备自己,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一带一路”,“对亚投行”的认可与加入,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已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个舞台上,如何成功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必须先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我们面临的局势:我们虽有辉煌的文明,但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虽已取得了成就,并得到世界的认可,但仍有部分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十分仇视,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与建设成就,维护祖国的稳定统一。Р 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内容,向人民提出新的要求。但毫无疑问的是,它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Р 总之,在中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不能单纯地罗列具体事例,也不能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全面的爱国主义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实际效果与目的之统一。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