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由政府相关部门发布文件,借助政策推动并指引面向21世纪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这些政策从课程方案的设计入手,或者针对某一项或几项素养制定政策来推进,强化素养框架中的某些方面。如西班牙在《教育组织法》中要求全国义务教育开设基于基本素养的共同核心课程;俄罗斯通过联邦第309号法令确定必须在所有的教育阶段以各种形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Р 二是加强自主权。研究机构或民间组织对21世纪素养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并促进一系列的思考和改革。如美国基于研究提出核心素养框架;国际儿童储蓄基金会通过财商教育培养青少年进行财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该课程目前已经在109个国家实施。Р 三是利用社会资源。例如,通过家长和社区的支持,从社会生产、社区生活中为学生提供真实学习机会,或者通过行业雇主的支持,与职业教育相结合。Р 四是加强教师培养。不少经济体组织指向21世纪核心素养的教师研修,促进教师了解其内涵,掌握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的经济体为教师提供课程资源以及可操作性的工具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如印度科学院科学教育委员会为教师组织了一系列全国性活动,邀请他们参与科学项目,提升教师自身的科技素养以及进行科学教学的能力。Р “核心素养教育体现了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动向,而本次报告中融入东方哲学视角。”Р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教授表示,中国传统哲学注重顺应自然、强调整体与和谐、遵循中庸与辩证的哲学思想与方法论,能够为今天我们思考21世纪核心素养及其教育实践能够提供不同的视角。一方面,除了为应对特定挑战而提出新的素养要求之外,是否有能够顺应时代变迁、顺应学生内在天性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核心素养?另一方面,不同素养的加合未必等于健全人的整体,或许我们还需要从整体和综合的视角继续思考到底什么是一个“健全的人”以及教育的路径。(中国教育报记者黄金鲁克)Р 《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10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