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大力开发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平台,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Р5.评价方式改革Р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推行“双证书”制度,积极组织和参与中医技能竞赛、“挑战杯”竞赛活动,探索中职与高职学生技能水平评价的互通互认;认真做好“知识+技能”Р的考试考查方式;实施第三方评价,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工作单位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Р6.师资队伍建设Р在中医学省级教学团队带动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使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更趋合理,至2013年中医课教师100%为双师型教师,45岁以下教师10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每门主干课程都有1-2名专业带头人;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医院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推进学校、医院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注重为教师发展提供空间,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制定完善医院和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措施,专业临床课全部由附属医院兼职教师承担;力争将中医学教学团队建设成国家级教学团队。Р7.课程建设Р选派参与精品课建设的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参加精品课程建设专题培训,使本专业主干课程60%建成为校级以上精品课程。主编或参编3~6部适合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划教材,自编《中医思维能力训练》等实训教材、仲景系列教材,完善技能考核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