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不能启动,引起此现象的故障有可能是由于电源、交流接触器、按钮、熔断器、热继电器、电动机等元件或线路的故障,如何尽快准确地找出故障点,并进行排除呢?对于这一故障可采用“逻辑分析法”来缩小故障范围: Р (1)如按下SB1,KM线圈不吸合,故障范围:电源、控制线路和元件故障。Р (2)如按下SB1,KM线圈吸合,电机不转,故障范围:可缩小到主电路部分。Р 根据现象分析判断故障范围后,可进行测量检查,采用“分组淘汰法”找出故障点。如现象1可采用以下的测量检查方法: Р (1)停电检查:用万用表欧姆档(R×100)表笔分别搭接在: Р 1)SB1两接线端。按SB1→阻值无穷大:故障在SB1上。Р 2)测量SB2两端、熔断器常闭触头两端和KM线圈两接线端,阻值为无穷大的,故障就发生在这元器件上。Р (2)带电检查:用校验灯或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 Р 1)合上QS, 用两表笔分别搭接在KM主触头接线端上→万用表显示380V,说明QS、熔断器元件良好。Р 2)用两表笔分别搭接在热继电器热元件的输入接线端上→在SB1未按下时,任意两端之间的电压显示为380V,说明KM主触头是正常的。Р 3)分别测电动机三个接线端之间电压,若有一次电压不正常,说明故障发生在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上或相关的引线上。Р 4)若电动机接线端的电压正常,而电动机不转,故障发生在电动机上。Р 训练时可通过在模拟控制线路上设置人为的故障,让学生在老师的监护下,进行独立的排除故障操作练习。在此过程中,老师主要采用启发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灵活处理方法,仔细地观察、分析故障现象,准确地判断故障范围,迅速地排除故障。Р 采用这样几种教法,课堂的主体成了学生。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加以教师有目的的引导,所以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学和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