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基于现代教育管理学研究下的中学生激励教育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工人的产量大幅提高。Р 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发泄机会。发泄过后心情舒畅,士气提高,使产量得到提高。Р 4.若干激励原则及可行性方法Р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对于中学教育的若干原则: Р (1)班级氛围和学习热情在中学学习中有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中学教师应当对于调动班级氛围,激发学习热情担当组织性作用; Р (2)中学教师的指令性行为不适过多,以免产生反作用,反而使得学生心理逆反,从而干扰学习活动,应当是以劝导性行为为主; Р (3)目前运用过多的“赏和罚”对于调动学习活动在事实上成效不大,但仍应当在适应情况下予以运用; Р (4)学生内部的人际关系和非正式组织应当得到足够的注意,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充当人际关系型领导,即与众多学生的私人关系良好,并适时加以激励,而不能与学生格格不入; Р (5)足够尊重学生,满足其得到认可和渴望尊重的愿望; Р (6)因材施教,并根据学生的成长而变化教育方式,防止用简单的“经济人”或“赏罚”来解决问题。Р 对于这些,我们对目前所在各个学校存在的某些具体性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习小组、学习互动、互帮互助对子、英语角等目前在中学存在的组织形式,其实都是现代实践的表示方法。中学教师更应当探索多样化的方法,从而促进教育工作的高质高效。Р 参考文献: Р [1]施良方等,中学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Р [2]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 Р [3]卢胜忠等,现代管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Р [4]张公社;周喜华,教育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 Р [5]卿涛主编:《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Р006.9.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