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上放出课件图片,在音乐和画面创设的情景之下,我绘声绘色的引出“两只小象”的歌曲。孩子们即刻被吸引住了。在浓厚的兴趣下,很快地便学会了这首歌,之后我又出示了一些漂亮的头饰,鼓励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更加引发学生表演欲望。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可见,合理,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能使课堂更加充满活力、有光彩,孩子们才能在学到知识的前提下更透彻的感受美。Р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的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这一技术,使其更好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Р 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Р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包括智力在内的整个个体和整体素质的提高。Р 总上所述,理想的教学状况是: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知识与技能。然而,只有师生的课堂行为彻底的转变了,这一切才会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共同学习,互相促进,教学相长的关系。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以音乐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要适时、关键、起到画龙点睛、指点迷津的作用。学生好似一眼泉,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而教师就是引导发掘泉水的人,使泉水喷涌而出,永不停息。作为新世纪一名普通教师,应该为具有为不同个性学生的终身发展出一臂之力!师生课堂行为的转变,为我国将来基础教育的改革成功奠定基础! Р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烟台街道文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