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能为善。”这类人是教化的重点对象。(3)“斗筲之性”教而不善。最后“斗筲之性”是教化后仍然所不能成善的性,因为此种性有贪仁之质。“贪”是恶的质,指的是“情”和“欲”。因此教化对此没有效果,可以看出儒家主张的教化是针对前种“中民之性”的。而“斗筲之性”不具备“中民之性”可以开发的善的潜质。Р 3.2 董、孟、荀人性论比较Р (1)驳斥“性善论”。董仲舒认为人性问题长期备受争议,主要是没有弄清楚对性的定义。他说:“性之名,非生与?”他给性下了这样的定义:“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然后董仲舒言论驳斥孟子的“性善论”。圣人的善是不容易达到的。哪怕没有王道的社会,没有受过教化的人民,都不能算是善。孟子所讲的万民之性比禽兽好一点就叫善,而董仲舒却认为要达到圣人所说的善才叫善。Р (2)认同“性恶论”。荀子认为,人们对于利欲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悲剧的总根源就在于人有利欲之心。荀子虽然提出了人性是恶的思想,但他并没有意识到,恶是时间发展的动力表现出来的形式。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董仲舒对人性的看法和荀子有许多相似之处。荀子给人性的概念是:“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董仲舒也讲了类似的思想:“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Р (3)修正“性恶论”。董仲舒不仅认同了荀子“性恶论”的,在此基础上又对荀子“性恶论”作了修正。如果人性是恶的,那么礼义这些善又是怎样产生的?荀子认为圣人的性与普通人的性是一样的,他说:“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荀子所认为的“能化性”就是指:能改变自己的本性;“能起伪”就是能够创造新事物。因此如果大家都能像圣人那样“化性”、“起伪”,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像禹那样的圣人。Р 4 结语Р 纵观董仲舒的人性论,不仅克服了孟子“性善论”的虚幻,也不同于荀子“性恶论”的悲观思想,他是积极直面地面向现实的生活,突出了教化对人性改造的可能性,将儒学进一步引入实践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