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谈高中历史课的预习

上传者:相惜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50KB

文档介绍
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高中历史教材有四个版本:人民版、人教版、大象版、岳麓版。这四个版本的教材中所引材料、所用观点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而高考试题并不是以某版本教材为基础的,所以,学生只背某版本教材中的结论和观点是没办法成功应对今日之高考的。不过,不管用哪个版本的教材,我们要明白,历史高考试题要考察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基于这种考虑,我认为高中历史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但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又不太可能让学生做大量的材料题,这样大量的补充材料也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所以,我认为利用教材中现有的资源培养这种能力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让学生预习时注意概括归纳每段的段落大意,这种做法除了有助于课堂听课效率的提高之外,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归纳概括材料的能力,这也就是我前文中所说的历史课不预习会损失的东西。Р 最后说说整理知识框架和找课本重难点的问题。这可以说是预习的最后步骤了,学生概括归纳段落大意时,最好用铅笔在每段的旁边注上,这样有助于知识的整合,当学生把教材中的段落大意概括出来后,学生只需把这些写出来的段意总结归纳就可以了,可以整理成知识框架,用大括号的形式表示出来。在看课本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把重难点划出来。这样预习,学生会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带着这样的认知听课肯定会更好地掌握知识。Р 以上介绍了历史课预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学生刚开始进行时不太快,尤其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因为这种预习非常考验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学生尝试一段时间后,会得出一些经验,比如,教材讲述历史事件时往往会按照背景、过程、结果、意义或评价的顺序讲解,而具体到每一步介绍,教材又会分成很多小点来叙述,只要认真看书就能把这些点找全,上课再认真听教师讲解和补充的知识点就行了。总之,高中历史课的预习工作做得好不仅能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Р 【责编齐秋爽】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