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又快,题目略)。Р4. 小金鱼找尾巴(即连线题,题目略)。Р5. 延伸练习(让学生先提问题然后列综合算式,题目略)。Р设计这些练习,原先的考虑是学生基于实际情境,理解乘法和加、减法的计算顺序并不困难,因而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计算技能的形成和巩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却因为计算速度慢,耽误了一些时间,而且还生成了教师课前没有预料的几个问题。这样,在例题教完时,离下课还有12分钟了。但上课的教师依然按照预设的练习逐题进行教学,刚做到第3题下课铃声就响了。Р[成因分析] 乍一看,这样的教学除了可以将没有完成两道练习视作小小的遗憾外,并无其他缺憾可言。但联系教学实际与习题的设计不难发现,教师囿于既定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进行了重复的练习,原来练习设计的意图没有得到体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标也不幸“夭折”。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因时、因地制宜的意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对教学缺少弹性设计。Р[问题对策]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站在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达成教学目标的立场上,笔者以为,演绎生成性的课堂需要关注以下两点:Р第一,要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各种预料之外的问题。比如像上述案例中重复练习的问题,教师如果有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教师要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需求出发,随时改进预设的教学程序,不受教学设计的束缚。Р第二,练习设计需有弹性。既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会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那么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练习设计也不能机械,而要有弹性。教师要能结合教学实际,科学、灵活地处理预设的练习。Р总之,出现上述“课教不完”的现象,主要责任应在教师身上。因此,我们应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科学操作,寻找完成教学任务和落实过程性目标的平衡点。同时积极反思,提高对教学问题或现象的认识水平,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创造出既能促进学生发展,又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完满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