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进行创新性协同平台的架构的。如何在一开始就有效把政行企校组织和聚合起来,积极参与到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将是首要挑战。从已有的国外国内实践看,如果能有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的政策支持,以经济利益为引导,那么行业协会和企业方面的积极性就能够得到有效激发。而院校的发展规划本来就受到教育部门的引导,在评价体系、资金扶持上加以倾斜,院校的积极性也应该是容易激发出来的。Р(二)架构的协同创新平台的人员保障行业协同创新平台的主要内容究竟包括什么?参与协同创新的教育部门、行业协会、公司企业和高职院校属于不同的体系、不同的部门,而且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关系、工资关系、人事关系等都在各自为政的条条块块之内,如何具体开展合作?如何从体制、制度、机制等多方面给予协同创新的成功较强的保障?这也是我们要解决的难题。如果积极性主要由资金倾斜解决的话,那架构平台其实更需要的是人员保障。协同创新平台主要架构是以高校人员为基础,但是目前以兼职的人员为主的构建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能有专职的人员进行负责,那么,各种关系会更容易分清和理顺。Р(三)协调各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均衡问题参与协同创新的人员来自不同的单位,利益诉求存在天然差异;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个单位追求的目标也并不相同,高校需要产出科研教研成果,企业需要追求经济效益,政府需要GDP增长等政绩。如何求同存异,在建成协同创新平台后,共同推动该平台的长期、有效和稳定的运行,这是我们在构建平台之后,需要摸索、沟通和相互协调重点工作。在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企业以经济效益为根本,对于院校的人力、知识的付出没有足够的尊重,对于院校追求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效果不够理解和配合。如果能配合税收政策,让高校有权筛选出真正大力投入创新协调平台的企业,作为政府提供减税优惠的依据,那么企业才会真正把创新协调平台的构建作为企业运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重视,改变当前这种局面。Р: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