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设问特点与备考策略.doc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起伏状况。知识框架的构建来源于日常学习的积累,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有完整的梳理,在脑海里有深刻的记忆印象,这样到考场后就能熟练灵活的应用。高考中有些知识可能会比较生僻点,或者与日常积累不是完全一致,这时应该加强对核心词的进一步解读和对地理语言的合理转换。第三步寻找信息,形成关联,这是综合题解题中的重要一环。图文材料是试题的信息源、是命题者设计的情境,而在一定的情境下解答试题是地理高考能力要求的核心之一。在前两步基础上,紧接着就是回到材料中查找与设问有关联的信息点,通过对文字图表信息解读,形成与设问的关联,由此可以保证答题的思路和方向不会出现明显偏差,也不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答案。第四步组织语言,规范表述。通过前三步分析最后是运用地理专业术语组织答案,用清晰的文字写下来,完成一个综合题的解答。应该说有了前面的分析,到这一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作为提升可以注意试题中的一些细节,或者再考虑下是否还可以有其它要点等。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汤国荣.高考地理综合题的价值取向、命题特点与复习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3):66-73.[3]张兵.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应用[J].考试·高考语文版,2002(12):18-19.[4]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4年浙江省普通考试考试说明·文科[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5]浙江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会.2012年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文科综合[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2.[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7.[7]李高峰.对课程标准中“行为动词”的质疑[J].上海教育科研,2010(6):54-56.[8]王迪江.论“地理过程”的考查方式与复习对策[J].地理教学,2011(6):35-37.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